新聞中心
綠色植物牆或綠牆,泛稱立體綠化,是近幾年(尤其世博會後)在國內興起的一項用於牆面垂直綠化的新技術。植物牆即可以充當新型裝飾材料,亦可做爲軟性裝飾;即可局部實現綠化、改良生態環境,亦可滿足客戶對藝術、美感的需求。
1927年,澳大利亞就以法律形式規定,如果要建築牆的話,做植物牆。70多年來,澳大利亞的機關、私邸等,如果需要牆的話,全部種合歡樹、桉樹、珊瑚樹等,由這些樹組成了各種植物牆。
在日本,有關人員先在特殊的工廠裏制好植物牆,然後再賣給需要植物牆的人。他們把制好的壁網框架放在一種特殊的水裏,很快上面就長滿了苔蘚類植物。於是,這些壁網框架,便成爲一塊塊新奇獨特的生態預制件,也就是未來的植物牆。
在巴西,人們砌牆時用的是一種空心磚。在這種磚的空隙中,事先放好土和肥料。牆砌好後,人們便在上面種上草籽。只要氣候適宜,小草便從裏面生長出來。於是,這種牆便成了綠牆。這種植物牆不僅具有審美價值,而且可以減少噪聲和空氣污染。
在中國,也在大力發展研究植物牆技術。植物牆能阻隔大量光熱輻射,夏季可使建築內部溫度降低7至15℃,冬季則可使室內保持恆溫。它不只四季常綠,植物和基質對聲音勻具有較強的吸收功能,並且能消耗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,還能吸收如甲醛、苯、二甲苯,二氧化硫等千餘種空氣污染物。在建築中使用後還可降低70%的室內噪音,長期保持室內溫度恆定,冬暖夏涼,持久耐用,易拆易換,堪稱營造佳生活環境的典範。植物牆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,它可以根據設計師及客戶需要結合氣候、溫度、溼度等綜合條件選配四季長綠植物,隨時在人們想要的地方構建出一個貼近大自然的生活環境。
植物牆不但具有美觀功能,還可以將物理吸附、水幕過濾和植物降解功能“調和”在一起,形成空氣淨化循環系統。植物牆具有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。在基質的表面,污染物微粒從空氣中被分離出來並慢慢被分解和礦化,成爲植物的肥料。因此,在任何建築物表面,植物牆都是一個改善空氣質量、增加空氣水分和降低城市污染的有效工具!